下文轉載自:劉小草(2016/03/09)
有網友在網路看完<人生大挑戰>後,詢問我:是如何去看待宇宙太空運行的內文?
我的回答如下:
我也曾為了太陽及宇宙的部份糾結。
後來,我也捫心自問:我認知的宇宙和太陽的知識是哪裡來的?
看書看電視得來的、還有學校自然課教的。
那我為什麼就認定學校教的就是真的?
寫那些書的人有去過太空嗎?
有上過太陽內部嗎?
甚至,編教科書的人,他有去過太空嗎?
答案都是:沒有。
那些宇宙太空的領域,全都是大家互相抄來抄去,只要出一本書,
或者出個論文得到教授認可,就當博士科學家了,
根本沒有一個科學家真正上太陽研究過。
那我為什麼就要這樣否定張國松的書?
至少他還敢親口向我保證他去過太陽。
而後,我就客觀研讀,用書裡寫的宇宙太空的運行,
去印證事實所見的自然現象,你就發現:完全符合邏輯。
現今科學上有太多現行理論解釋不通的死角,都會聲稱:科學無法解釋。
而若用張國松的宇宙理論,根本沒有無法解釋的死角。
世界上所有自然現象和超自然現象都有邏輯合理的一連貫運行模式。
我只能期待未來的智慧者,能用學歷及基於真相提出的論文,
來成就這些宇宙運行的真相,必須有科學家的加冕,才能扭轉現今的科學理論。
不過,三百年前科學家的理論,現今也大多被推翻了,
話說回來,現在去翻閱小學生的社會課本,裡頭全都是教人類去信仰宗教的鬼文章,
你還以為學校教的就一定是對的?
真相,總有一天會普及的。
說到這裡,想起我們郭菁菁理事長(台大博士)曾比喻的"黑天鵝效應"。
在澳大利亞發現黑天鵝之前,生活在十七世紀歐洲的人們都相信一件事——所有的天鵝都是白色的。因為當時所能見到的天鵝的確都是白色的,所以根據經驗主義,那簡直就是一個真理,至少可以算是一個公理吧。那麼,見到黑色天鵝的幾率是多少呢?根本無法計算,也沒有人想過要計算。
直到1697年,探險家在澳大利亞發現了黑天鵝,人們才知道以前的結論是片面的——並非所有的天鵝都是白色的。
發現黑天鵝這一事件的重要意義是證明了我們的認知是多麼的具有局限性——雖然你是在觀察了幾百萬隻天鵝之後才得出了“所有的天鵝都是白色的”結論,但只需要另一個發現就能將它徹底推翻。
而我藉此要表達的是:
張國松的著作,所揭露的人生真相,包含了生、死、陰、陽靈異的內幕,
以及宇宙太陽的運行,
原本這就是人類一直在揣測的未知領域。
看得懂、能理解的人,
就是在黑天鵝還只是醜小鵝時,盡可能讓自己去占到有利位置,減少風險,並從中獲得最大利益──把自己的人生,過得更好更有意義。
<人生大挑戰>看得懂的人,才知道人生的美好:life-dict.org.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