挫折及是非攻訐

下文轉載自:劉小草(2016/04/22

挫折,可以是磨練智慧成長的機會,

也可能造成人類的智慧萎縮-經常煩困想不通,燙傷自己的智慧靈根。

水可載舟,亦可覆舟。

【取決在個人面對挫折的態度。】

最近常有書友詢問:姓名走到本命年怎麼辦!

一副天大的危機在眼前的樣子。

『智慧成長的過程,絕對是痛苦的。』

這是永不變的定律。

我劉小草,在名字的本命年完成書冊任務,從98年到103年,可以說是人生中最悲痛的事全發生了(生離和死別),但這段期間,也是我收穫最多的日子。

有最悲痛、也有最美好的……回憶。

不要害怕人生中挫折的考驗,勇敢面對一切不順遂的時刻,想方法解決問題,解決後的成就感,就是你的收穫。

『不經一事,不長一智。』這句話,是真相書冊裡一再強調的鐵則。

經常有新書友來協會時,一問到巷口第一家是阿順阿娥家時,都大吃一驚:

「這麼近!你怎麼受得了?」

在離開李家時,我就打定主意,我會在孩子附近租房子,阿娥不讓小孩找我見我,我就偏要離他們很近,而且我一定會越過越好,每天好好的出現在他們眼前,讓阿娥氣死。

所以,不管她怎樣去跟肥媽和包打聽這幾個巷子裡的三姑六婆宣傳:不要臉的媳婦跟人跑了、張國松拐家騙幹把我家媳婦騙走……我根本不在意。

事實我和元老根本沒有這回事,剛好我們心臟都很強,才不鳥他們的眼光咧!

而且,說實話我們也不屑和那些三姑六婆來往,隨便他們怎麼講,不必跟他們裝樣子打招呼,我們還落得輕鬆。

何況,我連在一起十七年的前夫都不屑在意了,這些三姑六婆算什麼角色值得我在意?他外遇,他家暴,我在巷子遇到他,還可以大大方方跟他打招呼,反而是他緊張不安的要死。

有一天,我和元老一起要去市場採購,才開了門,元老走前面,我在關門,阿娥就帶著我女兒,從我們面前走過去(八成也是要去菜市場),女兒不敢當阿娥的面跟我打招呼,刻意退居在阿娥後面跟我眼神交會;阿娥就故意回頭把她拉在旁邊走。

於是,我和元老,就走在阿娥和我女兒的後頭。

走了一段巷子,元老跟我說:我們不要去了,回家好了。

元老是考量到我女兒的立場,自己媽媽不能打招呼,別讓孩子難為。

我點點頭,然後打道回府。沒必要在菜市場跟令人作嘔的阿娥狹路相逢。

面對人身攻擊和是非攻訐,我就是這樣練就了面對的勇氣。

如果,你害怕人生的挫折不順,

如果,你正遭受是非攻訐而痛苦,

請看看這個包含人類一生所有會遇到的挫折及解決方法的故事,完全真人實事,網路全文免費可讀:

▸ life-dict.org.tw

全書網路免費雙官網可讀:

▸ life-truth.org.tw

此生必讀的人生真相

讀書心得分享—平凡悲觀的環境

下文轉載自:劉小草(2020/7/3

人生字典》771頁,在平凡悲觀的環境生存,不要時常有抱怨的心態,才能體會到自我感覺活得有真實的一面之處;並且也必然會使自己的智慧成長更快,為高人一等的見解者。能在平凡悲觀成長的人,他的智慧才能有一股無限的潛能而出。

昨天對這句"平凡悲觀"又更有體悟。

有幾個假想情境:

1. 假如嫁娶的相處者並不如婚前的想像,到底要不要接受這種生活?是要承擔自己的選擇,當作智慧磨練的考驗呢?還是選擇分手離去?分手算是逃避嗎?

2. 假如嫁娶的相處者,動輒得咎,經常辱罵,這算是精神虐待還是智慧磨練?

也許也可以這麼認為:是自己選擇的,就面對現實接受這場考試。

我認為還有一種選擇:若是沒有生小孩前,一切都是可以停損的;男女感情,沒有生孩子前,合則在一起,不合就分手,沒有什麼逃避不逃避。

再仔細由《人生字典》內容來對應:到底要不要接受男女感情的考場?

閱讀更多»

心的力量

不是用來相信的人生真相,全文免費網路可讀

下文轉載自:劉小草(2018/06/15

心的力量,不是那些教你心想事成的<祕密>所講的害人鬼理論。

心的力量,在於正確的人生觀,造就你面對困境的心態;

心態不同,產生的力道就不同。

隨便找出社會上艱苦人士的故事,蘋果日報就有很多案例,隨便一則都可以拿出來跟你的困境做比對。

  1. 你有癌症纏身無法工作嗎?
  2. 你有斷腿斷手無法行動嗎?
  3. 你有智能障礙不能自立嗎?
  4. 你有瞎眼失聰或瘖啞殘障嗎?

以上四點都沒有的話,你憑什麼自怨自艾覺得自己在人生谷底?

閱讀更多»

正確的人生觀,就從知道自己為什麼出生當人類開始

正確的人生觀,就從知道自己為什麼出生當人類開始。

下文轉載自:劉小草(2015/04/11

今天分享人生字典第18頁的單元:生存之道。

三大用詞:武林/江湖/社會。

人生字典,我看了上百遍以上,但今天看到這句話,特別有感受注意這句話:

社會是交易的修考場。

閱讀更多»

任何人生問題都得靠自己面對解決

與老同事的對話

下文轉載自:劉小草(20170614

一位老同事把我借給他的書還給我,當面都絕口不提,我也很識趣不提,不要為了理念不同打壞感情啦!

後來,他在臉書密訊給我:

"嗯……那本張國松寫的人生大挑戰,我有看了,不符合科學,我不能接受。"

他是虔誠的佛教徒,每天都要研讀經書,也是因為他的孩子嚴重異位性皮膚炎,我才把書借給他,請他抽空看看。

閱讀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