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文轉載自:劉小草(2011/10/25)
今天有人問了一個算很白痴的問題,但我還是鄭重回覆一下:
下文轉載自:劉小草(2012/03/29)
今天看到大愛的節目訪問一位台東慈濟環保站的站長。
她是一位遭受先生家暴還得養家的苦命女人,堅強的支持著…全靠慈濟的上人智慧開示而樂觀生活,相信她的遭遇是前世業障沒還完….
後來於離婚了,又得到了鼻咽癌,她說她那時覺得沒天理,她一直都有在做功德很多啊…
後來上人開示,她又得到啟示,做完化療後,重新站起來還接了台東環保站的站長工作。自覺得現在的她,全心投入環保站的工作很滿足惜福,五十幾歲什麼車不會開,為了環保站,去考駕照一次就過,到處開著貨車去載資源回收…..
各位在她的故事看到了嗎?
有多少人都一樣被宗教給這樣矇去了! 她的不幸,在於她以為的菩薩佛祖是神,而她去跟陰界倒流,才造成她的癌症和家庭挫折。
但是,還自我解讀是前世業障未完而才有這些不幸,多虧有慈濟給她這塊福田耕耘,她才能面對人生樂觀地活著。
當她死後,才會恍然大悟,她這麼努力工作和為服務社會的付出,死後得當魚蝦畜牲,心裡會多委屈!這一生都被慈濟上人的開示給騙了!
宗教執迷者就這樣繼續心甘情願為不存在的神佛菩薩付出心力和金錢,到死後才明白今世白活了,浪費當人類的機會,要淪落畜牲魚蝦重來,這輪迴要能再當人,可是遙遙無期啊!
相信很多有信仰宗教的人,你們的上人師父必定先告訴你,末法時期會有像張國松這樣的阿修羅言論者出現,千萬不要去看張國松的書,免得你修的道都會毀於一旦!
如果你唸經修道的道行,會為了看張國松的書就毀掉的話,那確實要好好思考,你修的是什麼鳥道,幾十年的修行會因為看個書就毀掉,表示這個宗教信仰所推崇的修行真的有問題!
如果不想不明不白地罹癌,請速速看:
下文轉載自:劉小草(2015/07/04)
現在社會被宗教搞壞的亂象,產生了一種沒骨氣的人格;
有些人遇到人生重大挫折時,就藉著媒體公然喊話:希望各界伸出援手/希望政府能幫忙……
看在我的眼裡,真的替他感到羞恥。
文:劉育志/醫師、作家(來源)
這天上午,廖醫師邊講電話邊踱步,顯得相當激動,過了好一會兒才氣呼呼地掛上電話。見我一臉好奇,廖醫師道:「太離譜了,公立學校竟然允許宗教團體每個禮拜到教室跟小學生上課。」
「上什麼課?」
「上靜思語。」
「啥?為什麼會這樣?」我大吃一驚。
「聽到他們安排這種課程的時候我都快暈倒了。」廖醫師道:「校方跟我說這不是傳教,但他們穿著『制服』並以『靜思語』為教材,明明就是顯而易見的宗教宣傳。」
「這不恰當吧。」我道。
「豈止不恰當,根本不合法。」廖醫師道:「《教育基本法》第六條寫得很清楚,『教育應本中立原則。學校不得為特定政治團體從事宣傳或活動。主管教育行政機關及學校亦不得強迫學校行政人員、教師及學生參加任何政治團體或活動。』怎麼可以因為被包裝成『說故事』或『帶活動』,校方便縱容這類變形的宗教宣傳。」
「而且,宗教團體所提供的人員、文本,根本不是合格師資與教材。」廖醫師不以為然地道:「難道一個人在加入宗教團體之後,就會搖身一變成為『品德專家』,而有資格去校園教授『品德』嗎?拿那些教條式的語句演故事、帶活動,真的能夠提升『品德』嗎?說穿了,還不就是因為小朋友年幼好騙,所以宗教團體才會想盡辦法進入學校,想讓孩子們習慣這些制服、這些語言。」
「的確如此,『品德教育』本來就不該跟『宗教』掛勾,以免讓孩童產生『宗教等於品德』的誤解。」我點點頭。
自古以來,用「道德」來包裝「宗教」便是極其常見的操作手法,倘若沒有審慎思辯,很容易落入圈套。對幼小的學童來說,課堂具有相當的權威,自然也成了各宗教團體的兵家必爭之地,期待獲取更多的認同,放長線釣大魚。在這個神棍橫行,宗教騙子又如此猖獗的年代,我們更應該培養孩子的思辨能力,而不是灌輸「宗教等於品德」這種誤解。
因為「免費」,學校便把學生的時間交給宗教團體是極不負責任的做法。假使老師需要開會無法留在班上,大可請孩童自習,或者選擇晚點到校,絕不是輕率地將時間外包給「看似熱心」的宗教團體。
過去,校園裡充斥著政治宣傳的口號;如今,校園裡充斥著宗教宣傳的語句。稍加審視,不難發現兩者都是同樣的膚淺、同樣的荒謬。
瞭解宗教的內幕,便知人類不需要任何心靈寄託,更不要有依靠無形的意念。
宗教信仰背後不為人知的祕密:《人生大挑戰》